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A股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泡沫(上)

2015-04-18

    2015-04-17来源:和讯网  作者:傅峙峰
    如果需要经济从衰退底部平稳转向复苏,毫无疑问必须看到信贷管制周期进入扩张。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宽货币传递到宽信用还有待银行扩张,这是个大问题。
    在中国,以前这从不是个问题,因为中国央行宽货币后,国有银行便会很快配合投放信贷。信贷管制周期进入扩张阶段后,投资增速上升和资产质量改善,所有问题都被延后了。
    但如今,这成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来自于原先由银行承担的风险现在尚未化解,继续增加风险的空间已经不大,所以中国信贷管制周期迟迟不见扩张信号,中国经济也持续疲弱不振。
    中国政府选择了与以前不同的路径来试图扩大融资规模,而新的路径选择了直接融资而非间接融资。
    也就是说,中国股市大幅上涨和融资规模的快速上升,其实是得益于承担了信贷扩张角色。
    开渠引水,水往哪流,哪就出现了流动性溢出。
    站在当下,中国股市的表现应看做是类信贷扩张的结果。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比对实体经济能不能起到一样的刺激作用?
    两者对股票市场从繁荣到泡沫的影响是否相同?两者是否都涉及抵押物或者类似的概念?
    一般而言,银行信贷的抵押物以实物资产为主,即便是以未来收入预期作为信用根据,也是相对来说相当可靠的。
    若信贷的抵押物是金融资产,则其折价往往会较实物资产有较大的幅度。
    比如,目前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换取信贷,一般折价在7折左右,而以股权作为抵押物,折价一般在3折左右。
    这里的抵押物是狭义的抵押物,广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获得信用的任何东西,比如可以是一栋楼,也可以是未来可以产生现金流和收入的某项投资。
    引申到了广义的抵押物,那么就可以方便的解释,如果将抵押物换来的信用用于投入实体经济,或者用于投入金融运作,会出现结果的差异。
    前者更可能换来实际的经济刺激效果,而后者可能换来的是虚拟经济的繁荣甚于实体经济的刺激。
    这就是为什么,在以往通过间接融资方式进行信贷扩张的时候,中国投资增长立竿见影,经济数据会出现迅速明显好转,
    而现在中国股市出现了大幅上涨,直接融资规模也确实快速扩大了,但还没有出现相应的经济乐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