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三)
2015-05-31
首先,中国经济从来就没有王国的基础。中国一直采取愚民政策,尤其在2008年后,美帝阴谋论非常盛行,
民众对美帝无比痛恨,日夜担心中国经济增长会被美帝的阴谋所打断。
在阴谋论中,鼓吹者强调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如果美帝对中国实施阴谋,中国也会陷入像日本一样的长期经济危机和萧条。
所以,阴谋论者一直在提醒民众防范美帝的阴谋,防止中国经济的大好局面被美帝破坏。
不过,阴谋论者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日中两国的经济基础完全不同。
日本创造经济奇迹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日本民众受教育水平很高,日本从脱亚入欧开始就强调仿效西方的普及教育制度,明治维新的基础就是民众教育。
无论明治维新还是二战后一片废墟,日本成年人即使住棚户吃不饱饭,都把最优质的资源倾斜给中小学校,
让孩子们免费在最好的建筑物里读书,吃优质的免费/廉价餐。
在民众具有很高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日本建立起强大的信息系统,持续收集最先进的信息情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商业研发,持续推动日本产业向高精尖新发展。
第二,民众收入比较平均,日本整体经济增长时,民众收入也按照相匹配的水平增长。
经济不景气时,工作人员收入也是共同降低。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国贫富悬殊日益加剧,日本的国民收入水平仍然相对非常平均,大多数日本人都享受到国家经济发达的好处。
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及日本工业因为无法跟上互联网经济而遭受重创之后,日本仍靠着出色的中高端制造业出口,保持着高收入和较高利润,
民众的收入也得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活的有尊严。
中国经济走的则完全是另外一条路。1990年代开始,通过大量出口实现经济增长。
中国出口与日本持续向高技术产品升级不同,主要是依靠血汗工厂政策,究其原因主要两方面:
一方面,中国长期采取愚民政策,民众教育程度极低,大多数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世界不仅一无所知,还被深入灌输错误的观念。
另一方面,中国通过农产品出口获得的外汇基本被权贵阶层消耗,如果实施工业品出口,中国既没有资金,也缺乏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
所以,中国用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充分发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优势,吸引外资进入。
在这个阶段,中国一大批士富了起来,成为所谓的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