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基本逻辑(上)
2015-05-31
旦沐金 于 2015/5/1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由于中国股市的负现金流回报本质,中国股市只能做所谓“趋势投资”,也就是投机。
之所以吴敬琏先生说中国股市连赌场都不如,我以为其中一大原因是股场市值拉升带来短期账面赚钱效应,所以股场远比赌场对民众更有诱惑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政府如何实现战略目标?基金如何赚到钱?都是只有拉升股指。
股指不拉升,没有短期账面赚钱效应,散户不进场。
股指升才能聚人气,吸引散户,略长一点时间的横盘都不行。一年的时间,A股的市值增加约40万亿,这才人气爆棚。
那么股指能一直升(说明:振荡上升也算一直升)吗?于是有人喊出牛市不言顶,也有人永远相信政府的无限能力,因为是政府战略方针需要牛市,
所以牛市就起码短不了。中国股市传统的牛短熊长,这次不同了?
中国股市,“天价天量、地价地量”,就是股市投资性的非常好的表征;
与此对照,美国股市“天价地量、地价天量”却正是投资市的特征。
所以中国股市的股指要拉升,一定是资金在推动。查了下,2014年12月1日,沪指2700点左右,当日成交量6900亿,
2014年12月1-12日中国A股日均成交超过9300亿元,沪深两市总市值突破35万亿元。
近日沪指上升到4500点附件,成交量也放大到最高18000亿。沪深两市总市值突破62万亿元。
想想也是,1.8万亿除以62万亿,等于2.9%;9300亿除以35万亿等于2.66%。
没有这样一个成交量的人气,股指如何挺得住?
则假定未来两市总市值达到100万亿,日成交量也需要放大到2.9万亿。
如果中国股市资金占用量以10个工作日的成交量计算,当前就在约18万亿左右;
而100万亿的市值就需要占用资金量29万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