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大搞“城镇化"之际,不断冒出来的摩天大楼持续改写著“第一高楼”的标高,
专家警告说,对於大规模城市化发展才20多年的中国,其未来之路已经陷入“高楼建成之日即是市场衰退之时”的魔咒中。
在中共十八大定调“城镇化"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后,全国掀起城镇化热潮,
有建筑商打算把原本群山环绕的山区一一剷平,这种被称為“现任版愚公移山"的“削山造地"举措势将影响自然生态。
在陕西延安清凉山以北10.5平方公里的沟壑裡,2千多台大型机械正日夜不停地轰鸣著,33座山头正被一一削平,十几道深沟正被填平。
规划面积為140平方公里的兰州新城建设也在今年啟动,方式同样是削山平地,据说700多座山要被推平。
在西部地区,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或将要开始通过削山造地的方式建设新城。
此外,和很多城市化进程依赖於债务融资一样,延安新城建设的大规划也潜藏了不确定的风险,令人担忧。
最近几年,一些地区在推行建设用地增减掛鉤的试点时,引发了农民“被上楼"(强迫农民搬出平房,搬上楼房住)的乱象,
而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也引发了类似的担忧,尤其是这种开发能带来显而易见的利益之时。
城镇化除催生中国多地上演“愚公移山",
从北到南的海岸线上,天津的临海新城、烟台龙口湾的海上新城、上海的金山新城、连云港的连云新城、深圳的前海、东莞的滨海新城等很多新城项目,
正在上演的则是“精卫填海"的现代版。
与此同时,在广阔的内陆腹地,譬如七朝古都开封“宋都復建”;
在襄阳东津新区规划范围之内,失地农民老王正在為干啥而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