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资讯
美国与其亚洲盟国开始纷纷压制中国在亚洲地区日益膨胀的自信﹐它们加强彼此的安全联繫﹐对於中国东海和南海的领土纷争採取更為坚定的态度。
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将在纽约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领导人共进午餐﹐期间讨论南中国海问题﹐中国几乎对所有南中国海海域都宣称拥有主权。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7月份在河内发表的言论被中国视為一种“攻击”。奥巴马会见东盟领袖之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準备在会议上告诉奥巴马﹐美国应维持在亚洲的积极形象﹐以此显示它会继续保持太平洋地区强国的姿态。
他说﹐美国在亚洲的角色是中国所不能替代的﹐其中包括维持地区和平。
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国日本正带头跟中国对抗﹐两週前中国东海争议岛屿附近中国渔船与两艘日本海岸护卫舰相撞事件惹起了两国的争端﹐日本对此採取了不同寻常的强硬态度。
东南亚国家也在默默压制中国的主权自信﹐其中有好几个国家鼓动美国维持其国家利益﹐尤其是在南中国海的利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均声称对部分南中国海拥有主权。
韩国与中国商贸往来迅速扩大﹐但因北京拒绝谴责3月韩国舰艇沉没事件﹐韩国与中国关系疏离。国际调查结果将韩国舰艇的沉没归咎於朝鲜。
亚洲国家在同一时间的群起而攻之说明中国外交出现大范围失败﹐长久以来中国為实现外交关系的平衡一直不懈努力﹐过去十年為东南亚提供了大量援助和资金。
中国经过世界经济危机的洗礼变得更加强大﹐其外交态度也随之愈发傲慢﹐这进一步加深了亚洲各国深藏心底的焦虑﹐它们不知中国要如何释放自己的新力量。
中国推行的一项似乎不太得体的外交政策体现出﹐在外交方面经验不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包括南中国海问题等关系国家利益的重要大事发号施令。
2012年中国领导人将进行换届选举﹐在此之前解放军对国内政治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因有意问鼎中共高层交椅的政治家们要寻求实力强大的军界人物支持。
另外﹐中国社会舆论也是其外交政策失败的一个原因﹐中国外交官在竭力应对不断升级的国际纷争的同时﹐现在还要面临国内压力﹐民眾希望其态度强硬﹐以安抚民粹报纸和学术界点燃的民族主义情绪。
美国出台了一项针对亚洲的焕然一新的外交政策。这进一步激起了美中之间的外交对抗﹐华盛顿开始了与中国在亚洲地区影响力方面的角逐。
亚洲现在的情况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在美国的支持之下﹐试图对付突然掘起、所作所為超越其忍耐限度的中国。
奥巴马和东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南中国海航道通畅的重要性。声明将反对任何声称自己对南中国海拥有主权的国家试图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强制执行南中国海争议主权。
声明的措辞对中国而言可以说极具挑舋﹐因為它反映出美国国务卿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7月越南河内东盟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中国政府认為南中国海是其核心国家利益之一﹐与西藏和台湾处於同等地位﹐也就意味著在该问题上毫无商量餘地。希拉里发表该言论是受到了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支持﹐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称其為对中国的“攻击”。
中国和越南的关系自去年秋天开始也一直处於日益紧张状态﹐河内指责中国军方人员对在南中国海躲避颱风的越南渔民进行殴打和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