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资讯
「亚洲开发银行」(ADB)公布的报告显示,亚洲掘起虽然备受期待,但过程却伴有重大风险。如果亚洲主要经济体保持现有成长的速度,到2050年该地区的国内生產总值(GDP)有望占全球的51%,并使逾30亿人脱离贫困。
总部设在马尼拉的亚银,多年来和亚太国家一同经歷无数风险,对亚太区域经贸环境相当熟悉。该行这项名為「亚洲2050──实现亚洲世纪」的年度报告,给区域内,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勾勒出辉煌远景,同时也提示将会引发多方面危机。
亚银以為,如果亚洲主要经济体保持现有经济成长速度,到2050年该地区有望达到生產总值148兆美元,相当於全球生產总值的一半以上,可以算得是「亚洲世纪」来到了。
亚银首席经济学家李鐘和曾说过,「此区的复甦速度与力道,令人惊喜连连,这波V型复甦,已為中长期的持续发展与成长,奠定基础。」所以2050年离现在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亚洲世纪的远景是可期的,可信的。
亚洲世纪出现,最值得兴奋的是将可使逾30亿人口脱离贫困。亚银成立的宗旨,除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也是最难实现的使命。透过南南合作,使开发中国家之间在经济技术交流、人力资源运用、除贫困难的克服,都得到参採依据。除了改善生活,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更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实现亚洲世纪之前,若谓各经济体将是一帆风顺的环境,那是盲目的乐观,虚无而不切实际。要达到这般境界,前提是亚洲国家能处理好在政策、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即使从字义上,也能看得出来亚银的主张是全面的、不断求改善的。所谓「保持现状就是落伍」,在外在环境不平顺,欧、美复甦还有长路要走,而经济体内部又得力争上游、扩大需求条件下,非要加倍努力不可。
亚洲领袖应制定大胆而创新的政策,探讨本地区乃至全球合作途径;以往在亚洲处於低收入、资本稀缺阶段时实施的政策,在当时可能奏效,但不大可能在今天或未来继续发挥效力。由此可见迎接亚洲世纪,真是任重道远,非有完善心理準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