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资讯
Facebook和Twitter等美国大型社交网站的CEO们可以说﹐如果说他们看得更远﹐那只是因为他们站在了亚洲前辈的肩上。历史证明﹐是这些前辈点亮了引发当前社交媒体热潮的火花。
亚洲互联网用户对社交媒体的狂热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微观层面看﹐敏锐的人们或许已经注意到﹐亚洲最大六家上市社交媒体公司的每用户收入﹐平均为美国四家领先社交媒体公司的五倍。
亚洲网民网上购物比很多美国人早10年﹐并在当前的网上虚拟产品全部销量中佔了70%的份额﹐并且这个比例还在扩大。当今全世界18亿网民中有44%住在亚洲﹐相当于美国的四倍。到2020年﹐世界网民数量将达到50亿﹐亚洲网民数量将远高于当前。
所以﹐投资者有机会投资一个拥有成熟社交媒体爱好、增长更快、人们更习惯于网上消费的地区。但奇怪的是﹐在用户仍旧极度忠诚于本地网站的亚洲﹐其社交媒体的估值并没有赶上美国同行的估值。
Walkman、Discman、甚至游戏吃豆人(Pac-Man)和太空入侵者(Space Invaders)等都是日本发明的﹐那麽﹐日本是第一批推出3G手机、小额支付和应用程序商店的国家之一。日本也是社交网站真正成形的地方。
但日本和韩国的社交网站虽然是早起的鸟儿﹐却没能在本国之外吃上社交网站热潮的“虫子”。这给了Facebook等公司可乘之机﹐抢到了佔据优势的市场份额。Facebook的成功令其所有竞争对手黯然失色。
如今Facebook在亚洲的渗透率仅为17%﹐不到美国的一半。Facebook已经被当地企业彻底打败﹐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有0.2%﹐在日本也只有2.4%。这两个国家是目前绝大多数亚洲互联网用户“围猎”的场所。
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在审查Facebook以及包括Twitter在内的2万多家其它网站。此举令其竞争对手在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大踏步地前进﹐并获取了大批市场份额。
在日本﹐Facebook还在继续挣扎。其无线战略推进缓慢﹐而90%的日本网民都是通过无线互联网上网的。或许Facebook需要一个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吸引多元文化并存的日本市场的兴趣。日本用户注重隐私﹐一般都匿名在线。
Facebook在很多地区做得很好﹐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Facebook都是主要竞争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最高的市场渗透率是在文莱﹐为54%。但文莱是一个政治和宗教自由度都很低的国家。如果Facebook想要复製其在西方的成功﹐它还得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以理解亚洲国家的口味和文化。
仅仅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社交网络公司人人公司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募股就成功募集了7.4亿美元的资金。日本社交网络巨头DeNA和GREE斥资5亿美元在美国收购社交游戏公司。随著这些公司资产负债表上闲置的资金越来越多﹐不要指望他们会停滞不前﹐变化正在发生。
Ben Weiss曾在亚太地区供职过多家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他目前在香港经营一家小型风险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