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东盟资讯

中国企业不得不走出去

2015-07-25

    如果你问在越南的中国公司:你们为什么要来越南?也许十个公司可以给出你五六种答案。在“中国化”就是“世界化”的今天,为什么会有很多企业投入精力开拓海外市场呢?难道都是为了所谓国际化的梦想?

    把我们从企业那里得到的答案进行简单分类,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而整个宏观环境变化来说,更多是让企业被动的走了出去。尽管当今的中国商机不断,而且十几亿人口的变迁还会持续带来更多的商机,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整体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说不上是四面楚歌,但也是不断敲着警钟,我们就从劳动力、资产价格、出口经营、产业结构调整四个方面来阐述。

    中国是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按说出现劳工荒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却总是会有这样的报道不绝于耳。可以说今天的“S”一代,能不能像之前的前辈们只讲拼命挣钱,而不在乎工作的劳累,决定了新一代人口能不能解决中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另外一方面,新的劳动法出台以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方完全弱势的局面,这也是的企业的雇佣成本升高,而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对于劳方的福利性肯定不会再有走低的趋势,可以说中国企业目前必须面临为之前的人口红利买单的局面。

    这些因素纠集在一起,劳工荒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制鞋业来说,可能会看的非常清楚,制鞋业中心在六十年代从美国迁往日本,而在七十年代迁到韩国和台湾,九十年代迁往中国,现在则集中迁往越南和印尼,这个趋势反映了劳动力成本的变迁。

    资产价格的不断走高,一方面是有足够的货币支持,中国的整体年龄结构也造成了创业人群对于资产的追逐,更多来自于中国人投资理财、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和投资渠道不畅的矛盾。

    投资过热和投资渠道不畅并行的结果,必定造成可产生稳定收益的项目过热,土地、劳动力、建材一系列的生产要素的价格都被拉升到了越来越让人觉得担心的位置,这种对于投资的恐慌,也使得很多企业选择了走出去的必然结果。

    而这种选择,在中国长时间贸易顺差形成巨额外汇储备加上国外资金押注人民币升值的历史背景下,无疑也会是国家支持的项目,对于很多可以争取到政策支持的企业来说,无疑也会顺应这种潮流和趋势。

    在出口经营方面,中国制造依靠着不可抗拒的中国价格,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也面临很多两头在外和依赖出口的弊端。欧美等国对于中国的化工产品、纺织产品、鞋制品一系列的反倾销制裁或者配额制度,也使得中国企业打起了换个地方的主意。毕竟仅仅是生产的转移的话,只要不用考虑太多环保的问题,不会难倒中国企业。

    而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第三产业的真正兴起,但是至少已经看到了两高一低在中国的受限。很多高污染或者高能耗的企业,在东部发达地区已经被收到限制,虽然短期内可以考虑往内地迁移,依靠投资来取悦内地政府,但是一国两政的政策会有多久,也是他们所不放心的,索性选择到目前还比较欢迎的国家去。而国内对于上游资源的抢夺也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许多企业也因此把眼光放到了周边的国家,通过开发当地资源来满足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