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民币对最大贸易伙伴国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业已明显升值,
近期新兴经济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却不贬反升。
人民币在“道义”上已经没有当年盯住美元的必要,
况且2005年汇改后中国政府不断强调要继续加强汇率灵活性,实现双向波动。
中国社会总体杠杆率已不可同日而语。
以1997年社会总体信贷占GDP的比例为103%。
其中中央政府债务占GDP仅7.7%。当时地方政府几无债务,
而且房改盘活了尚未货币化的土地,为地方政府带来了之后丰厚的土地收入。
相比之下,惠誉估计至2012年底中国信贷总规模占GDP的比例高达200%,
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占GDP近50%,
这可能还不完全包括正在审计中的政府隐形债务。
土地财政红利也已过度释放,地价、房价之昂贵削弱了中国的竞争力,
拉大了贫富差距、阻挠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了经济和金融风险。
此时一旦中国经济因遭遇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衡难以为继而下挫,恐政府财力不济。
最后,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劳动力的减少令成本持续上涨。
至于改革红利,扪心自问,尚存几何?
人民币大幅贬值或许是中国唯一的积极选项,
如果继续跟随美元升值,将继续吹大泡沫,最终毁灭的不仅仅是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