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美联储2013年度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决定,
将目前每月850亿美元债券的购买规模削减100亿至每月750亿美元。
这一决定意味着,从今年5月份以来一直酝酿退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启动。
很多经济界人士认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直接受到冲击的是包括印尼、印度等“双赤字”的新兴市场国家,
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缺乏话语权的中国而言,
即使拥有足额的外汇储备,也很难确保面对退出的冲击波。
美联储退出对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冲击,对于中国而言有三重危机:
一是在打击新兴市场的同时打击中国的出口。
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地的新兴市场一旦崩盘,中国的出口将再次遭受重创,
从而不仅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加剧,也将重创国内出口企业;
二是资本流向的转折会直接触及中国的房地产等资产价格,
而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与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的联动会引发金融领域的系统风险;
三是风险最终会传导到实体经济,从而最终对国内经济造成重创。
事实上,中国6月份发生的钱荒,在某种程度上也和美联储退出后引发的流动性短缺恐慌有关。
截至11月末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83575.03亿元,
如果被动收缩,对于中国资金面的改变是不言而喻的。
正是基于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突出“底线思维”和“风险思维”,
具有前瞻性的指出,2014年全球经济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中国将严控债务风险列为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是基于对美联储退出后,中国被动去杠杆化可能引发的风险的高度认识。
而最近中国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的再次飙升,谁敢肯定背后没有美联储退出的魅影?
面对日益累计的房地产泡沫,面对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和很多行业的产能过剩的压力,
对于美国量化宽松退出,我们没有任何敢于轻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