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资讯
“自贸区的建成,加速了中国—东盟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广西水果产业为例,水果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最早享受零关税的产品类别之一,对于与东盟国家比邻的广西来说,由于地域接近,水果品种相似,东盟水果涌入,广西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由于劳动力成本低等原因,东南亚水果的价格普遍较低,对广西水果的影响很大。
广西适度控制了荔枝、龙眼等与东盟类同的产品种植,扩大柑桔等亚热带、温带水果的生产,在柑桔方面又重点发展早熟柑、夏橙、砂糖橘、蜜橘、金橘等特色品种,形成比全国其他产区更强的竞争优势,实现与东盟的产业互补。
广西水果产业的调整很成功,今年广西柑桔丰收,产量预计达到300万吨左右、排在全国第四位。大批东盟果商进入广西,收购柑桔销往东盟。自贸区建成一年来,广西水果产业没有出现先前担心的状况,受到大的冲击。“以我的观察,自贸区的建成对双方水果产业都有利,加速了产业机构调整,惠及百姓。”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是互利互惠的,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的结果。他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对印尼密集型企业造成了一些冲击,但也给这些企业调整结构,提高竞争力提供了机遇。
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和东盟贸易成本大幅下降。价格低廉的东盟农产品涌入中国,对中国同类农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像广西一样,经过结构调整,大多产业均已适应了零关税下的市场竞争。东盟受零关税影响的产业,也会在市场的调节中加速结构调整,最终适应市场竞争,成功打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