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正在削弱。
人民币升值和工资上涨开始促使制造商在亚洲寻找更便宜的生产基地。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出口同比仅增长4.3%,较11月份12.7%的同比增幅大幅下滑。
即便将出口飙升的失真情况计算在内,出口也没有如中国曾希望的那样出现回升。
很多经济学家将当时的出口飙升归因于被误报为贸易的热钱流入。
不管怎样,不断走强的人民币都正在损害中国的出口商,特别是低成本制成品的生产商。
随着低端制造商放弃中国、选择更便宜的地方,
2013年中国电子计算器出口下滑15%,雨伞出口下滑12%,打火机出口下滑21%。
中国海关总署在调查中发现,人民币大幅升值使三分之二的出口商成本大幅上升。
为解决这个问题,海关只能建议出口商积极升级产品,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出口产品。
很多出口商抱怨说,它们受到工资和其他成本近年来不断上涨的严重挑战。
人民币升值是令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中国产品在海外变得更贵,企业以本币计算的利润减少。
海关总署发言人郑跃声说,人民币升值无疑将提高出口价格,损害我们的出口竞争力。
中国目前仍是电子产品和机械等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国。
尽管面临成本压力,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仍占超过10%的份额。
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外国公司说,由于中国庞大的生产规模和一体化的供应网络,它们需要在中国投资。
宝时得集团认为越南是一个可能的设厂之地,但断定在越南设厂目前还不可行。
该公司生产Rockwell 和威克士牌电动工具。
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中国制造业吸引的海外投资同比下滑5.7%,至647亿美元,2012年下滑了7.1%。
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人员Karim Foda计算的结果,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人民币兑美元实际升值幅度为18.5%,
而人民币兑一些亚洲货币的涨幅则更大。
澳新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说,2013年,人民币的升值损害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有逾500家受访中资公司说,人民币升值是2014年它们面临的最紧迫挑战。
一年前,汇率问题还只是在调查榜单中位列第四,排在成本上升、价格竞争、欧美订单放缓之后。
为应对不断上升的成本,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很多制造商开始将生产转移到更便宜的内陆工厂
或柬埔寨、孟加拉国和越南等其他国家。
广东省的制鞋企业已将约三分之一的生产转移到了中国内陆地区,
另有三分之一转移到了东南亚。
很多位于沿海地区的制鞋企业几乎无法盈利,它们一直在艰难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