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中国出口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2014-09-01

    长期以来,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却似乎在逐渐丧失动力,2012年出口仅增长8%。
    与此同时,关于工资上涨、民工荒、人民币升值的担忧与议论不绝于耳,
    种种迹象均指向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正在减弱……
    中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了吗?出口还能继续支持中国GDP增长吗?
    从数字上来看,中国出口产品在欧美的市场份额的确出现回落。
    201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制成品占其全部制成品进口的比重较2010年的峰值下滑了0.4个百分点;
    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制成品占比也从峰值的27.7%降至26.3%。
    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在全部出口的占比约为三分之一。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里中国制造业年平均工资从2008年的2.4万元升至2012年的4.2万元,涨幅高达175%,
    相对于一些东盟国家似乎已经不占优势;
    1994年以来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达77%,
    而大部分中国出口产品仍未以人民币计价,无法过滤汇率升值的影响;
    欧美等发达国家与中国贸易摩擦不断,频繁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设置高额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关税。
    更为不利的是,据联合国人口署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在2015年左右开始减少,
    其中年轻劳动力(15-29岁)未来10年年均将大幅下跌1.4%;
    另一方面,尽管人民币升值步伐可能有所放缓,
    但过去几年累计升值幅度已然十分可观、对出口的负面作用可能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