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实体经济需求偏软,融资的内生性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但M2的增速却一直居高不下,远高于政府年初制定的13%全年增长目标,
其中4月M2增速达16.1%更创下两年新高。
最新公布的6月M2增速降至14%的六个月低位,但仍高于全年目标。
夏斌指出,目前货币总量是宽松的,企业和政府的杠杆率在明显提高,
但在杠杆率提高的过程中经济增速却在放慢,而且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资金也相当紧张,
“表面上看这是金融问题,实质反映的是背后总体经济出了问题,
国民经济的资金运用效益在明显下降,”他说。
据测算,2005-2008年,1元人民币的社会融资量能带动4元GDP,
到了2012年,1元社会融资量只能带动1.93元GDP;
同时在2013年5月,居民与企业的债务却已超过82.9万亿元,若仅以7%的利息测算,每年的利息就高达5.8万亿元。
也就是说,要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企业除本来需增加一定的正常贷款外,
在企业资产收益率已追不上融资成本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其日常生产和投资活动而不‘崩盘’,
还需另外增加一块以偿还利息为目的的新贷款,才能维持整个资金链的不断裂,”
夏斌称,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2013年一季度GDP增速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
但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速却是同比上升64.2个百分点的原因。
夏斌认为,面对美国经济复苏形势的趋好背景,在未来若干月内外部美元经济看好、中国内部泡沫隐患处破灭边缘之际,
需要确保不引起整个金融系统发生恐慌。
此外,还应准备好个别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而不影响金融大局稳定的预案。
“一句话,当前的中国经济,不整顿,早晚要出事,但是整狠了,马上就出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