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即将到来的生育小高峰让人兴奋,背后更深层次的经济影响同样值得庆祝。
婴儿潮可为消费导向型经济带来巨大动力,这正是中国所需要的。
根据三中全会改革决定,政府将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根据美林的分析,目前在中国城镇育龄家庭中,大多数都将符合生育两个孩子的条件。
多数人口专家预计,新政实施之后每年将多生100万-200万婴儿。
最初几年这一数字可能还会更大,因为之前被压抑的生育需求将得到释放,
大龄夫妇也要抓紧行动,以避免错过生育年龄。
实施新政的最初几年每年将多生200万-300万婴儿。
如果完全放开限制,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到300万-500万。
未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萎缩,会给养老、医疗体系带来压力。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中国人倾向于少生,无论是否有生育政策的限制。
中国不断扩大的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对放宽独生子女政策表示欢迎。
中国新生儿的绝对数量将是巨大的。
中国每年有1600万个新生婴儿。
根据上海社科院2005年的一项调查,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需要花费人民币48万元,
其中包括食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费用。
这些成本这些年增加很快,不过我们可以将这个数字用作基线估计。
假如中国未来五年多生1,000万婴儿,
那么未来15-20年,中国人为了抚养孩子在低要多支出近5万亿人民币。
投资者已经推高了那些将受益于消费者支出增加的公司的股票,
包括纸尿裤制造商和婴儿配方奶粉企业。
同时,随着更多家庭将有两个孩子,中国人可能还要换大房子、买更宽敞的汽车。
另外,像保险、订立遗嘱等方面的服务也将得到提振。
孩子多了,就更需要为财富和继承做打算。
很多中国人已经为要第二个孩子不遗余力。
为了规避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惩罚,中国很多妇女远赴香港、加利福尼亚
以及西太平洋的美国领土塞班岛生孩子。
中国家庭在给第二个孩子上户口时要缴纳一大笔罚款。
他们不必为海外出生的孩子缴罚款,但要支付更多教育费用,
因为海外出生的孩子不能在国内公立学校入学。
中国政府说要让市场在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
也许可以从不干涉人们的私生活做起,这将最有利于促进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