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医生的尊严来之何处

2014-09-02

    自有行医这一行,医家靠什么赢得病家的信任和尊重?靠的是高尚的医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三国时的名医董奉治病不取分文,只求患者愈后栽种杏树,几年下来,他的住宅周围浓郁成林,留下了“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的千古美谈。此风一直承传到民国。
    老上海治伤寒病的名医张聋庞,看疑难杂症手到病除。他的出诊费非常昂贵,但遇到穷苦病人,在处方上打个记号,到药店取药不收钱。
    骨伤科名医石筱山、石幼山兄弟,每天挂号三、四百人,遇到无钱的患者也是分文不取。
    传统中医名家如此,在民國的西医也是如此。
    由法国天主教主教(一九○七年)创办的上海广慈医院,名副其实地广为慈善,
    不但对富人和穷人一视同仁,一九○八年新建一幢二层楼房增设九十张床位,专门收治贫苦的男病患,
    一九二二年再新建两幢两层楼房,专门收治贫苦的女病患。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一九二一年)兴建的北京协和医院在救治穷人上更是无微不至。
    医院设立社会服务部,主要职能就是帮助没钱看病的人,服务部职员依据家访情况,
    不仅给病人减少或免除医疗和住院费用,对特困病人还帮助解决愈后生活或死后的殡葬费用等,是走投无路病患者的救难所。
    尽管老协和广受达官贵人青睐,曾为蒋介石、张学良、梁启超等名人治过病,还为孙中山做过尸体解剖,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平民医院。
    上述中、西医师的善心名满天下,老协和与广慈医院的仁慈誉满京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