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我的中国梦之生老病死

2014-09-05

    生:生生不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节制生育不论在西方,还是初入中国时,都是用科学帮助人们解除连续生育的痛苦,让生活更美好。
    常态的人类社会不能鼓励人们“人多热气高干劲大”,沦为生育机器,更不能扼杀人类自由生育的权利。
    人类已有数万年的历史,自由的人类与自由的经济的一样,总会自发地寻找平衡点,现代人不要自作聪明去干傻事。
    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其内涵一定有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幸福地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
    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人类的未来永远属于下一代。
    我的梦想是中国人可以自主生育,不再看到罪恶的计生委,不再听到强制流产。
    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亚圣”孟子两千年前留给中国人的教诲。
    孟子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并不是外界强加给人的,而是人的本能,是固有,不需要教育,不需要训练。
    孟子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视为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
    然而,孟子无论如何想不到,两千年后的中国,竟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南京的彭宇,佛山的小悦悦,长春的小皓博。
    这一个个不乏惨绝人寰的案例前无古人,在孟夫子看来这不是道德沦丧,而是丧失了人的资格。
    孟子之所以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因为他认为人见到小孩将掉到井里,皆由怵惕恻隐之心而起奋不顾身,
    并不会因为他与这个孩子的父母是熟人,也不是希望乡党去表彰,而是人之所以为人使然。
    我们现在究竟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为不可能?
    病:人类已有漫长历史,中国文明也有灿烂的过去。生病原本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从不生病而终老的虽有,但不多。
    然而现在中国的问题是,病不起。
    一个感冒如果认真去看就要几百元,已经与人们的收入严重背离。
    应重建一个良性的医疗体制,将医药卫生的宗旨依然规范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医院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去处,是现代人的出生地和终结地,
    一个好的医疗体制不是彰显豪华,大病可以不治或小治,但医院绝对不能小病大治,将治病当大生意,将病人视作大机会。
    一个合理的社会是相互服务,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每一个人都是服务提供商。
    一个合理的社会不仅要让人们享有生的权利,而且享有病的尊严。
    死: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违背这个规律在这个世界永生,
    大家都是这个世界匆匆过客,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死是人们无法回避的终极过程,是结束,也是在另一个世界的开始。
    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数百万年了,究竟在这块土地存在过多少人,并没有确切统计。
    厚葬、薄葬,在中国思想史上有过争论,大致上中国人倾向于厚养薄葬。
    死的尊严至关重要,一切与死有关的机构,都应该是公益事业,无论如何不能成为产业,更不应该成为利润丰厚的产业。
    让中国人死的体面、尊严。
    追远慎终,可以掘地,可以垦荒,但无论如何不能掘坟,这是中国文明的底线,
    是让活着的人还有继续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人生苦短,长命不过百年。
    假如只能有一个梦想的话,我相信,中国梦、强国梦、富民梦、民主梦、宪政梦,
    一切梦想,落实到最后,就是吃饱、吃好,穿暖,居有屋,行不难,生得起,病得起,老有所靠,死有尊严。
    仅此而已。一个讳疾忌医的体制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肯定没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