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国际扫盲日说,实现和平需要关注扫盲,文盲现象带来的影响将破坏社会稳定。
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
潘基文说,今年国际扫盲日的主题「扫盲与和平」是要明确提醒人们,防止暴力、平息紧张局势及结束衝突都需要关注这一人类尊严的基本方面,即识字。
他说:「扫盲开啟了个人发挥想像和创造更充实未来的能力,為更广泛的正义、平等与进步开闢了道路,并能帮助社会恢复健康、推动政治进程且有益於共同利益。」
潘基文说,儘管扫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文盲现象仍折磨著许多人,尤其是妇女和儿童。
2009年,全世界7.93亿成年文盲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女性,同时约有6700万小学适龄儿童和7200万青少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潘基文强调,文盲现象的代价是巨大的,不仅加剧了贫穷、疾病和受剥夺的恶性循环,还通过边缘化和排斥文盲削弱社区、破坏民主进程,这些影响结合起来将破坏社会稳定。
潘基文表示,国际扫盲日是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认识自身责任,力求实现所有人能读会写的目标」。
他指出,通过实现这个目标,能增强个人内在尊严,并促进全球和平目标的实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决定将每年的9月8日定為国际扫盲日,
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并希望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
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輟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机会。(香港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