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中国亟待解决生产率问题

2014-09-13

    中国的生产率正在下滑,奇迹般快速增长的日子已经基本一去不返了,对于北京来说,减缓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佳方式就是进行有效的结构性改革,
    目前看来这方面的改革基本上仍处在停滞般的慢车道。
    一度被称为奇迹的中国经济目前正受到工资快速增长、新劳动力不断减少以及税费高企的困扰,因此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自动化、提高公司效率以及革新来实现生产率的不断增长。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高级顾问、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教授伍晓鹰写到: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关键转折点,生产率下滑问题可能已经存在了数年时间。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政府持续推出刺激政策,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并支持信贷扩张,经济增长却不断放缓。
    伍晓鹰表示,中国经济的崛起可能并不像其表面看起来的那么风光,因为衡量经济技术活力的指标,即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严重落后于其他亚洲高增长经济体处在相似发展阶段时。
    伍晓鹰表示,1978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期间人均年收入由2,000美元增至8,000美元。
    相比之下,日本1950年至1970年的相似高增长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台湾在1966年至1990年为3%,韩国在1966年至1990年为2%。
    伍晓鹰写道,中国在上述时期取得的高速增长主要由投资推动,效率相当低。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滨称,基于三种生产率指标计算,2013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幅为1.1%,低于2008年的3.2%。
    他使用另外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为,2007年至2012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负值。
    朱海滨写道,如果中国希望在降低过剩产能的同时又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则恢复生产率是关键。
    伍晓鹰表示,从历史角度看,从1957年到现在中国的生产率水平一直起伏较大(他将1957-1965年中央计划时期描述为生产率的墓地),
    唯一的主要亮点出现在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这段时间。
    他说,这一时期随着全球市场扩大,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得到加强。
    伍晓鹰指出,而到了2006年,中国经济已开始出现过热现象,这主要是由北京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带来的过度投资所致,
    另外,2008年推出的大规模刺激措施还造成了低效投资和坏账等问题。
    伍晓鹰称,许多曾被视为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国家都存在以下问题:无法提高生产率,无法顺利实施根本性的结构改革,无法摆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伍晓鹰写道,过度建设、产能过剩以及效率低下的国企“进入”民营产业市场,正在严重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
    简言之,这些研究发现说明,如今中国最主要的经济问题是生产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