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灾或许造成世界性金融危机(二)
2015-09-04
转自《猫眼看人》作者不详:首先,实体经济走向末日让体制失去基础收入来源。
从宏观角度可以看出,体制发展实体经济的目的主要是养下金蛋的鹅,为自己提供收入来源,支持自己的奢侈生活。
随着实体经济衰败以及体制的消耗不断增加,体制需要对实体经济加大压榨,维持自身消耗,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衰败。
另外,体制为了延续自身生存,也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例如对公款吃喝消费急刹车,让外围依附体制生存的企业垮掉,以便体制经济的核心能继续扩大开支。
不论实体衰败、体制加大对实体的压榨,还是剥离外围企业,都是以加速度的方式推动实体经济走向末日。
所以,2015下半年实体经济将绝大多数破产倒闭。
今天,2015年8月,实体经济哀鸿遍野,大多数人面临实体欠薪减薪,才开始恐惧迷茫。
体制内的人比大多数民众更绝望,因为失去实体经济的支持,体制失去收入来源,危机随时会爆发。
其次,体制经济充分挖掘国内金融市场,试图榨取更多的资金。金融的特点是本身不创造财富,只是用来转移财富,
也就是一些人通过开发金融手段把其他人的钱圈到自己口袋里。
在金融系统中,长期不变的核心主题是印钞,从苏区到延安、从旧人民币到新人民币,持续地印钞。
不过2011年后,不敢再大规模印钞,同时银行为了自身的安全而卡紧对地方体制的贷款,导致地方体制经济陷入困境。
为了摆脱困境,银行配合地方大力发行理财产品;
同时,地方大力支持本地的高利贷,理财和高利贷通过较高的利息,大量从民众手中吸收资金。
通过这些方式,大量民众的存款向体制聚集,支持房地产和地方体制的经济运转,也在后来被体制称为“挖掘存量”。
2014下半年开始,高利贷和理财产品的开始爆破,大多数参与者损失惨重,甚至直接返贫。
形成“粉碎性崩溃的经济”。随后,理财和高利贷规模也急剧萎缩,让体制失去另外一个重要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