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或许成为下一个资金池(二)
2015-09-04
老爷当年搞土改发家,当然清楚土地的价值,而且刚刚卖完城市的土地,自然而然会想到农村土地了。
虽然神州农村的土地早不是什麼处女地了,但考虑到目前的土地制度,其货币化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老爷压根没想要通过土地流转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粮食產量,尤其考虑到所谓流转不会通过市场完成,而是依然使用无耻之手。
关键在於通过农村土地进一步货币化来建立新的货币池子,其实质跟城市卖地一样,是通过透支未来為现在补血,
也就是将未来几十年的土地使用权兑现,用来偿还旧债。
即便除掉其中的泡沫,城市土地70年使用权的货币化吸收了天量的货币,
而以18亿亩红線的耕地面积算,只要将其中的叁分之二的30年使用权货币化,那就是数十万亿级别的池子。
在加上其他农用地的流转,宅基地回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个池子的容量恐怕不容小覷。
所謂货币池子,实质上不过是老爷的洗钱工具,水从这一边注入,然后由另一边流回老爷手中,当然跟着老爷混的自然也可以分得一羹。
例如在房地產,通过往房地產定向注水(主要是信贷买房),老爷利用土地垄断收回了大部分,
然后是跟老爷一腿的房地產大鳄拿去一部分,银行的有权人也截走一大块,剩下一点留给小鱼小虾喝,谁来埋单呢,当然是刚需和屁民。
至于国企,则通过关係获得大量低成本贷款,佔有垄断资源,靠高价產品服务向屁民吸血,刮来的脂膏政府财政拿去一块,剩下的由国企内部按权分配。
注水导致的通货膨胀,由全民埋单。如果屁民的资產收益率赶不上M2的增速,那就会被逐渐洗白白。
显然,除了有权人和极少数勤劳聪明走运的屁民,基本没人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也难怪神州屁民爱搞赌博投机,全民炒股炒地炒房炒金炒银。
在房地產挤压下,实业越来越难做,银行存款利率又低的可怜,总不能干坐等手裡的资產慢慢贬得一文不值吧。
伸头是一刀,缩头何曾不是一刀?既然都是死,干嘛要当缩头乌龟多憋屈,死也要死得痛快点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