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4年房价变迁史(一)
2015-09-12
在中国,买房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场刚需,不论楼市是涨是跌,总有人后悔没有买房。
中国的房价好似一场赌博,让人猜不透,看不懂。现在带你了解中国34年房价变迁史。
从官方统计的数据来看,1987年才有全国性的房价统计。
198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697万平方米,总量上似乎也不少,可相对于庞大的国民总数,实在太少,只能满足几十万人的居住需求。
当年的全国平均房价是多少?408元/平方米。
看起来不高,但相对于当时的居民收入,也属于不可承受之重。
一直到1992年,房价维持在单价千元以下,但每年的涨幅可观。
1998年,在新中国短暂的房地产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
在连续两年的北戴河会议酝酿之后,当年7月3日,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核心内容就是从当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货币化。
继而从1999年开始,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
也就是在1998年,房价的单价跃上2000元。现在回过头来看,房地产市场化之后,房价应该大涨啊。
但实际上没有,1998~2000年,房价维持不动甚至略有下跌。
想来有很多人会懊悔为啥没有在那几年紧跟政策的脚步呢?
当然,房价的3年原地踏步应该和当时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