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破坏中华民族香火传承
2015-09-14
各民族的博弈归根到底是生育文化的博弈。
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得益于传统生育文化(家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有大的道理。
现在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不就是国家和民族意义的传香火吗?
家族的香火传不下去,难道国家和民族的香火传得下去?
依照现在“科学”的标准,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有很多缺陷,
但却成功延续了我们的民族的文明和人口(而其他很多文明却相继消亡);
在古代那种生产力条件下,人类繁衍相当于紧急避险,
要是采纳现在“完善而公平”的文化和制度,连人口都不可能延续下来,更别说其它的了。
但是工业化改变了传统的家庭模式,动摇了中华生育文化的两个支柱(祖宗文化和礼教文化),
从而使得中华文化圈的地区(台湾、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的生育率为全球最低。
比较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生育率随着社会发展而下降的趋势,
中国大陆现在停止计划生育后生育率也只能在1.8左右(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中华文化圈的其他地区没有刻意破坏生育文化,生育文化是遭到被动破坏的;而中国大陆的传统生育文化遭到三重破坏:
A、现在的物质生产至上的经济制度和家庭模式对中华文化圈的打击;
B、与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曾经主动打击传统的生育文化;
C、几十年计划生育的片面宣传刻意破坏生育文化,人口上限和超低政策生育率形成生育心理的“爬蚤效应”。
因此中国即使停止计划生育也将达不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中国目前发展水平时的生育率,
多次生育意愿调查也证实这一点。
人口问题已经是火烧眉毛,容不得继续延误时机,中国人口政策需要方向性的改变,而不是“二孩晚育”这样的微调。
重建生育文化、鼓励生育的任务将非常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