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各国战略重点转向工业化
2015-09-14
一排排厂房林立,一座座高炉拔地而起,重型卡车来回穿梭,机械工程的维修厂房不时蹿出焊接的火花,一切井然秩序,
这是记者在赞比亚东北部赞中经贸合作区看到的一个场景。
赞比亚矿业、能源及水利发展部部长克里斯托·雅卢玛告诉记者,这是赞比亚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赞中经贸合作区围绕着采矿、冶炼、工程机械、医院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了赞比亚装备制造业水平。
雅卢玛表示,赞比亚目前正处于工业转型期,希望在工业合作区的带动下,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赞比亚还准备建立多个类似工业区。
赞比亚政府的目标是:发展一个有竞争力、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部门,到2015年使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0%。
在重构工业化方面,非洲东部岛国毛里求斯为其他非洲国家树立了最佳典范。
过去,毛里求斯经济结构单一,以蔗糖出口为主要经济支柱,易受国际市场蔗糖价格波动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着力发展以服装、手表和珠宝加工为主的出口加工业,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成功实现了经济多元化。
非洲其他国家也纷纷把国家经济战略重点逐步转向实行工业化。
目前,南非已有4个工业区,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里也都在积极建设工业园区或特别经济区。
非洲各国还出台了多项措施促进工业发展:尼日利亚央行设立了12.9亿美元干预基金﹔
坦桑尼亚出台了新的《投资法》和《出口加工区法案》﹔
加纳制定了《新一轮工业改革和经济增长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