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宁试验新疫苗的常温运输与使用
2015-09-15
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几乎所有的疫苗对于过热或过冷造成的损伤都极为敏感。
各国监管机构以及WHO都要求疫苗在2摄氏度至8摄氏度之间进行储存和分配,即所谓的“冷链”。
然而实际上,许多疫苗在这一温度范围之外依然具有热稳定性,
并且一些新的疫苗在几天、几周乃至数月暴露于高温后依然具有效力。
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温度控制链”(CTC)的兴趣,即能够在“最后一公里”的分配中、在短期内以较高的温度储存疫苗,
这对于电力和制冷能力匮乏的炎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贝宁进行的试验中,健康的工作人员向150个村庄的15.5万多人投递了MenAfriVac,这是第一种获得CTC分配方案批准的疫苗。
工作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仅仅使用了类似于旅行饭盒的没有冰的制冷器。
与此同时,所有的疫苗小瓶上都附有贴纸,能够测量随着时间流逝的热暴露积累情况,并在疫苗需要被丢弃时改变颜色。
作为一项额外的预防措施,研究人员在每个制冷器中放置了一张卡片,
后者能够在峰值温度超过40摄氏度时改变颜色。
最终结果是令人震惊的:在15000多瓶疫苗中,没有1瓶是因为贴纸或卡片显示其超过了热极限而被丢弃。
而仅有的被丢弃的疫苗是因为在室温下储存的时间超过了被批准的4天。
这一发现意味着,计划接种MenAfriVac的国家可以考虑使用CTC。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为WHO免疫扩充项目工作的Simona Zipursky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为其他被CTC所批准的疫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