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正视目前的经济困难(上)
2015-09-16
世界日报社论: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大连世界经济论坛说,中国有能力处理好眼前的经济问题,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但这个保证政治面多于经济面,难令人信服。
反而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财政部长楼继伟日前在G20会议说法,更能显示中国经济真相。
周小川承认,中国股市泡沫化,且泡沫已破;
楼继伟则揭露,中国经济陷入转型困难,至少要再动荡五年、甚至十年。
从6月中起的第一次股灾至8月下旬第二次股灾,
中国经济变化之大(股灾和人民币贬值)和速度之快(经济急速下滑),可说是1989年以来之最。
从周、楼言词,加上两个半月以来的动荡,可看出更多真实情况。
第一,股市泡沫和破灭。6月12日股市大跌前一年,沪指大涨150%,原因是政府大力鼓励民众入市,造成泡沫。
第一次股灾爆发后,政府注资入市,企图“救市”,但投入资金被专业投资者吞食,变“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8月中第二次股灾,政府知道注资不是办法,大幅减少入市,以减少注资造成的损失。
第二,债务改革失败。政府鼓励民众买股,
目的是扩大股市,使股市资金增加,让负债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可从股市集资,逐步减少负债;
政府的如意算盘是,股市维持数年兴旺,负债巨大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就有机会清理债务。
但这个债务改革计画,已因股市泡沫破灭而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