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正视目前的经济困难(中)
2015-09-16
第三,经济转型不顺利,经济减速超预期。
中国政府推行经济转型超过一年,目的是将原来的“投资和出口”经济增长模式,
改为以“内需和消费”为主的增长动力。
但投资减少,制造业和出口减速又超过预期,今年7月和8月制造业跌至六年来新低,7月出口大跌8.9%;
另方面,原来以为会加速增长的消费和服务业,增长速度却比预期慢,
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的房市,增长速度也不如预期。
目前情况已形成双重压力:原来增长动力迅速消退,而新增长动力又提不上来,
两者结合,使今年夏天中国经济加速下滑。
第四,7%的增长率已成大疑问。经济出现25年来最大变动下,中国政府仍说,全年可维持7%增长,
但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目标不可能达成,譬如花旗银行年初以来的多份报告坚持,中国经济真实增长只有约4%。
实际情况是,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打破,但新增长模式又建立不起来,
难怪经济学家不相信中国可保持7%的增长。
李克强说,中国政府有能力处理问题,政策工具箱中,还有很多可用的工具。
但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一,货币宽松政策(QE):李克强说不会采用,因为QE对经济结构性改革无效,且有其他不良反应。
二,降息:中国政府已四次降息,再降息也不会有大效用。
三,人民币再贬值:8月11日贬值已证实,贬值会导致资金大幅撤出中国。
四,注资救股市:也有困难,因为将资金投入股市,只会惠及专业投资者,政府注多少就损失多少。
五,刺激经济措施:政府投资基建,以刺激经济,
但这种措施也有难处,2009年投资4万亿(兆)人民币,造成产能过剩、以及企业和地方政府负债,至今未消除,
如果现在被逼再大幅投资,可能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