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几乎是一路狂奔冲到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网上销售、网上竞拍、网上咨询,电子商务的全面开展,带动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信用制度落后,上网消费人群较少,支付系统不健全,这使得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较国外明显缓慢。
电子商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商品的网上交易,这需要全面解决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问题,而目前中国现状尚不令人满意。
电子商务比起传统商务模式来讲确实成本低,但其成本也并不低得特别。它节省了店面成本,却付出了在线所必须的硬件成本和吸引关注成本;
它节省了库存成本,却付出了从初始点到终点更庞大和复杂的配送成本。
美国电子商务的繁荣是多年经济繁荣、金融繁荣与互联网结合的结果。
而中国首先得先投入巨大的注意力成本,“吆喝”人们来上网,然后再花大量投资搭建配送体系,最后再解决关键性的支付问题。
在一系列的准备阶段过后,电子商务才能真正运作起来。
电子商务在运作过程中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不是实体市场,而是虚拟市场。
一切商品交易的手续,包括合同、资金和运输单据,都以虚拟方式出现,交易双方互不相见,因此,建立交易双方的安全和信任关系相当困难。
而对于进入电子商务的厂商而言,安全问题必须解决,必须保证整个电子交易过程是安全的。
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均采用限时送货上门,在配送系统上与物流合作,通过承诺赔偿以保证配送的时效性。
由于受到商品性质、消费习惯的限制,按照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为数众多的商品并不适合网上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