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国的人口结构变化,
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购房适龄人口约为5.47亿人。
据此推算,2015年达到5.68亿人口峰值,但从2018年开始加速下滑,
到2020年下降为5.43亿人,2025年下降到约为5亿人。
从长期来看,潜在的购房人口缩减,将带来房地产价格下降,这对于北漂和底层而言可能是个好消息,
对于投资房地产的人而言,则是个令人担忧的挑战。
中国近30年的城市大跃进,各地的新区新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城市规划的美好愿景,与人口的实际变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城市在扩张,房产在增多,
而人口却将在峰值后逐年萎缩,那种修好楼盘不愁卖的好时光也将一去不复返。
当然,除了房地产商的压力山大以外,地方政府的压力也在倍增,受房地产影响的还有城市的发展。
过去三十年的城镇化,光修住宅就可以有人疯狂购买,
进而引来人口的自然聚集,自然就有企业入驻,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城镇化扩张粗放而迅速。
而现在,城市的扩张也需要更加多元的动力,城镇化需要产业、人口、城市配套等多元要素来支撑,
那些致力于修新城建新区的地方政府,将会迎来城镇化的寒冬:
建好了的也可能因为缺少人气和产业,逐渐变为空城或鬼城,
即便是政府花大力气投入修建的学校、医院、体育场馆,都将因为人口的逐渐减少,成为无用的废弃设施。
这一切,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不过不容否认的是,当中国进入人口拐点以后,人口将成为稀缺资源,
中国也将步入“抢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