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亿苇 于 2015/9/2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让位于印度,可能比原来想象的要提前一些年。
有人判定中国人口增长将于2017年发生逆转(原先有研究指这个时间点在2026年),那后果是当真比较麻烦。
人口问题比较麻烦。增长过快不行,人口负增长也不行。
而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趋势正像大船掉头一样,要及时改变是很难的。
中国人口最大的难题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年轻人比例减少,老龄人比例增加,就形成老龄化社会的供养压力。
如果国家提早一些年进入发达社会,社会积累的资源多还好办些。
可惜中国不是,尚在发展中,尚在崛起中,人均收入仍偏低,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
未富先老,则直接影响财富的积累,影响中产阶层的壮大。
更何按中国新标准,我国有8000到9000万贫困人群;
按联合国的标准,我国贫困人口总数达1.5至2亿之多。
另一个重要难题人力资源困境。
中国绝对人口数量依然很多,但实际劳动力总数却走进了下降通道,这就形成暂时性劳动力紧缺现象。
劳动力紧缺可以推高劳动力成本,但紧缺与成本又对不少企业是灾难性的。
中国企业仍是普遍地低知识产权经营、低附加值经营、山寨经营,又有大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力紧缺和企业经营成本增高的结果就是企业走向紧缩、破产和倒闭之路。
这一现象自2012年开始就已经显现。说是暂时性劳动力紧缺现象,那是在企业倒闭数形成一定规模后,
大量工作机会因此长期失去,劳动力市场反转,又会产生庞大的失业大军。
然后是青黄不接的困境。看到中国人口下降,重新调整计生政策,变相鼓励多生。
可新生儿成为劳动力,至少要18年时间。
这段时间,年轻人上面老人供养负担责重,下面又要增加孩子的抚育,显然不堪重负。
如今教育、医疗费用惊人。这样的困境会迫使年轻夫妇少生。
如果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少生更是城市居民的理性选择。
世界城市化高的地方人口出生率都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