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食品安全

如何破解食品安全难题

2014-09-28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不法经营者昧着良心以大众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高额的回报,着实可恶。
    但令人疑惑的是,应当起到监管督查的政府机构又是否该在一桩桩食品安全事件中承担一些责任?
    在各地工商部门的网站上,人们不难看到工商部门打击不法企业的铮铮誓言,也“无法错过”其工作成果的展示,
    但这些陈词滥调引不起公众的太大兴趣, 因为公众需要的是更切实的行动和更有效的监管措施。
    而普通大众虽说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却也在公众审判中存在有失偏颇的情况。
    食品安全问题一出,网上要么充斥着谩骂、诅咒的非理性声音,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对问题深层原因的探讨;
    要么就是一片悲观厌世、无奈调侃的声音,从未思考过公众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其实,公众大可以将带着利刃的审判转化成积极可行的监督措施,敦促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无论是中国的监管部门、企业还是民众,如今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重新构建大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
    除了应当健全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问责制度,监管部门也应当更透明地公开其监管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公众充分享有知晓的权利。
    这才能化解监管部门、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任危机。
    怎样扼住进入人们身体的“百毒”的“咽喉”?
    不妨学学南京青年奥运会香蕉连一个黑点都不许存在的严谨,倘若监管部门对食品企业有如此严格的监督, 恐怕市面上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了。
    但值得疑惑的是,为什么在如青年奥运会这样的赛事中便可以如此严格地监督食品安全问题,却不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食品安全采用“零容忍”的态度?
    食品安全的问题由来已久,而且也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但这些都不是容忍食品安全事件在国内屡屡上演的借口。
    只有监管部门的“零容忍”才能够对相关企业形成威慑力,才能使普通百姓的“零容忍”有切实的实现渠道。
    虽说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化肥、添加剂等研发产品在相应环节上,可能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对科技产品的滥用才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核心因素。
    科技本身并无绝对的对与错,关键的问题是,使用科技产品之手是否耐得住诱惑,又是否经得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