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放开生育也不会引发“婴儿潮”

2015-10-29

    限制生育很容易,鼓励生育却很难。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台湾和新加坡都曾推行鼓励节育的政策,将极高的生育率降了下来。
    可是,随后当政府开始鼓励生育的时候,却没有什么效果。
    中国一旦开放计划生育,可能也将面临类似的局面。
    事实上,开放“单独二孩”政策后,申请数远低于预期,也正说明中国人的生育意愿不但不强烈,而是很低落。
    之所以生育意愿如此低落,与生育成本的上升密不可分。
    女性的生育成本主要有两部分构成:
    一是经济成本,上海的调查显示,一个家庭养育一个0至3岁孩子的直接费用为32719.5元,
    4至6岁孩子的养育费平均为31943元,7至12岁的为31226元,35%的父母认为“养孩子是沉重负担”;
    二是机会成本,根据美国劳工国家统计局的国际数据,2010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接近70%,处于世界最高之列,
    女性一旦生育,往往要付出几年的时间,很多女性不得不放弃相当的收入与职业晋升机会。
    很多人认为放开生育会导致报复性增长,事实上华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衷于生孩子。
    在没有生育限制的地区,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2012年的总和生育率,澳门分别为1.0、1.0与1.1,香港分别为1.1、1.2与1.3。
    而在美国,根据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华人平均生育子女数差不多是1.6,全美是2.1,白人是1.9。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现代社会,东亚地区会比其他社会更重视子女教育,
    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也更高,这种高成本的付出,也会导致生育意愿的下降。
    也有人认为,既然大城市的生育率低,农村人多生一些,生育率不就上去了。
    事实上,现在农村的生育意愿也并不强烈,
    根据梁建章的统计,2000年代的城市和农村生育意愿分别为1.39和1.79,外出务工者介于两者之间。
    三个数据都低于世代更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