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中国企业为什么不能创新和转型?

2015-11-22

    启言2015/11/19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升级转型需要创新,可是升级转型哪有这么容易,让国企先做表率看看。
    央企有国家的呵护,要政策给政策,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
    正因为条件好,容易赚钱,30年过去了,央企越来越庞大,今后的混改还要更庞大,
    比如众多电网合并为南北电两家公司,合并就是壮大的方法。
    不花钱搞研发都能壮大,国企哪有创新的动力?
    不要说创新的动力,不需要用多少创新的技术,便可以提高汽油的质量,为减少雾霾做出贡献,
    这样的事两桶油都不愿意干,可是低质量的油可以卖高价,谁愿意花钱提高质量?
    这般好赚钱的国有,你叫他们花钱搞创新,等于叫他们当傻子,他们的科研费远远不如接待费高。
    占国家主要经济成分的多数国有企业都没有动力,中国哪来的创新动力?
    而对民营企业来说,面对的发展环境就像有人掐着它们的脖子,喘气都困难,哪里有创新的朝气,现在叫它们升级转型谈何容易。
    买设备搞一个简单的升级,需要钱,银行给钱吗?银行的钱都被国企占去了。
    年年说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大量民企都是靠借高利贷过活的,利息超过利润。
    还有由于房地产的疯狂和高税收,使原材料价格高,流通成本高,地价租金高,利息高,什么都没有低的,但属于国家拿的部分不能低。
    现在油价低于40美元了,中国的油价降了多少?煤价这么低,电价也没有降低。
    这个公家人超过英国总人口的国家,只有这样无耻地榨取才能生存。
    国不能退,只有一个办法降低人工费,人工费无法降低就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融资困难,税费高,一直是企业叫痛叫苦的声音。
    再加上国家想在社会文明方面有所进步,但政府又不想多出钱,只能逼着企业多缴纳工人的各种保险。
    多种因素相加,制造业的成本跟过去简直天差地别。
    想想当年的美好时光,各级政府为引资办厂,给政策、税收、土地等优惠,
    如今,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自家的企业,都只有今非昔比的感叹!
    成本太高,不倒闭就只能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