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爆发的资产价格瞬间下跌(下)
2015-11-27
相对于中国来讲,问题只会比世界更多而不是更少,在2014年开始就出现了流动性枯竭,
但我们自以为强大的老爷大人,就是咬紧不放,既要宽松,又要利率下降,还要汇率不跌,真以为自己是超人。
到了今年,连续降息降准4次,还搞了什么SDL啊,这类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放水工具,死撑着资产价格不跌。
地方政府的债务采用置换等魔术往后延,反正只是展期,就不会算是坏账,
汇率承压,就想尽一切办法掩盖,最后搞到国际上都知道老爷造假了,
为了所谓的SDR,老爷也真是拼了央行本月1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10月底,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各项贷款总计35.69万亿元,较9月份减少656亿元,
为至少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中国四大国有银行贷款余额下降。
经济学家如松认为主要是以下两点:第一,银行对于经济前景和资产价格悲观,为了控制风险主动收缩信贷;
第二,内部坏账挤占过多的流动性,无钱可贷。
所以四大银行压缩贷款余额的真实原因是坏账累积的很严重,可流动的资产与总资产无法协调,对未来的风险偏好显示的很悲观。
这几年,因为美元利率低,不少企业利用信用证融资,从银行贷款加杠杆,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铜,铁矿石,橡胶等,
现大宗商品跌成了狗,银行不敢再为大宗开具信用证也是正常,
原来的信用证保证金肯定不足,后面要补的话,估计很多企业都补不了,
需求又在那里,卖都卖不动,最后肯定是银行一大堆坏账。
当银行坏账上升后,一方面要补充资本金以符合银行法,一方面必然惜贷以控制风险。
必然最后导致央行放水的效果大打折扣,M0转换成M2的效率大大降低。社会流动性必然大减,
形成恶性循环,越放水,社会上流动性越不足,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大量的资产被抛售,房产等价格大跌。
而且这种现象,从量变到质变,往往不用太久,可能瞬间,在一个月内就会发生,
就是突然间社会流动性异常紧张,银行出现挤兑,兑付困难,
所有人不顾一切,希望希望抛售资产(房地产)获得现金流,
而资产价格(主要是楼价)大跌,一切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