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大跃进”(三)
2015-11-27
在现代经济制度下,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根本。
制造业繁荣,其他行业也会繁荣,并且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都能借此缓解。
郎咸平教授在节目里也一再呼吁国家重视制造业。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中国的制造业也陷入困境。
国家为了重振经济,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重新厘定政府和市场的界限,精简办事流程等,
同时鼓励创业和创新,以及产业的升级。
近期连出重拳,抓捕了一批扰乱股市的蠹虫,据说股市从此会走上正轨。
下一步估计是整治楼市,“去库存”的风声已经放出来。
这一系列改革和肃清的动作,确实能为制造业的发展营造便利,然而我以为仍未能触到问题的根本。
为企业融资大开方便之门也好,直接用国有资产为制造业输血也好,减税也好,产业升级也好,
种种努力,我相信足以让工厂里的机器重新运转起来,可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
现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各个国家都在忙于自救,肯定会对外来产品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经济;
况且,国内人力成本的优势已经消失,国际上人民币是升值的,我们的产品靠什么和人竞争?
即使我们能生产出高端产品,能比得上西方和日本的质量吗?
科技产品不像其他事情可以造假,可以集全民之力与人抗衡,科技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容不得半点浮躁,
这一点恰是我们最不擅长的。出口不行,那就看看国内需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