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社科院研究员严伟质疑延退政策
2015-12-05
2013年6月17日,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严伟,在中国经济周刊发表题为《 养老领域有太多似是而非,甚至是误导性的概念和理念 》的文章,
文章写道:最近,有学者再次提出所谓“抚养比”问题,
称如果中国不提高退休年龄,到2050年,中国的抚养比将从2010年的4.9下降到2050年的1.4,
这意味着2010年是5个年轻人养一个老年人,2050年则一个半年轻人就要养一个老人,他们将不堪重负。
抚养比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严伟认为,所谓“抚养比”不是问题的关键,把“抚养比”作为延期退休的理由不能成立,
延迟退休也没什么实际意义,我国的养老问题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
延迟退休年龄是关乎全体国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其是否合理,必须充分听取正反两方面的意见。
但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可以说,所谓的“养老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已不是延迟退休需要顶层设计,而是顶层设计需要延迟退休。
在此思路主导之下,体制内的专家和学者,以及钦点的清华大学在内的四个学术机构,
总是围绕着支持延迟退休的理由做文章,难得听到反对的声音,这是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
倘若据此作出决策,无疑将后患无穷。
严伟的文章不仅剖析很到位,作为体制内的一员,敢于为公义发声,更是难能可贵。
但笔者认为,退一步说,我国的养老问题既使真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严重,
延迟退休也不应当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突破口的选项。
因为,至少在合理的一段时间内,延迟退休是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