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中国楼市开始下滑
2015-12-17
社会科学院住房发展报告课题组最新研究结果认为,我国住房市场内部结构失衡,外部风险积聚,
房地产经济有沦为“房奴经济”的隐忧。
该课题组建议,降低购房负担,实现藏富于民。
从供给需求双向调控转为促进消费,尽快构建住房长效调节机制。
12月3日,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在京
主办“《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5-2016》(下称《住房报告》)发布暨华房指数预警研讨会”。
课题组称,当前住房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住房市场内部结构失衡,
一线城市的供求矛盾突出与三四线城市的供过于求并存;
外部环境恶化,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加,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利空因素不断显现;
政策导向偏差,不断加码的楼市宏观剌激政策,
一方面维系了居民的高额住房负担,另一方面还将加剧住房市场结构性过剩。
研究发现,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加速推进及人民币持续升值是2002年以来房价突飞猛进的重要外部条件,
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楼市迅猛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出现微妙转变。
首先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对楼市形成直接冲击。
接着人民币结束单边升值,给房价带来向下重估压力。
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挫伤了楼市信心,进一步加大了楼市短期风险。
同时全球经济面临进一步衰退,也为中国楼市持续繁荣投下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