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官僚消极怠工的困扰
2016-01-08
作者: 张炜
长期以来,在最高政治领导人和从属的官僚集团之间是存在潜规则的。
要管理这个人口庞大、疆土辽阔的国家,政治领导人必须得到官僚集团的辅佐;
同时,政治领导人则必须给予官僚集团他们想要的利益。
这种状况在一九八九年天安门事件之后更加明显。
在江澤民和胡錦涛时代,最高领导人容忍和甚至放纵官僚集团贪婪地瓜分国家经济增长的红利,
换来了他们对维持共產党统治和经济继续增长支持。
这种潜规则的盛行一方面延缓了社会崩溃的速度,
另一方面则使得民间的不满和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益积聚。
习上台前后,面对着黨內高层的殊死权斗,大胆地采取了“反对腐败”的险招。
他通过全民的义愤,迅速将最险恶的政治对手置于死地。
但是,民众对于反腐的要求是真诚的,而官场的腐败又是普遍的。
这使他无法在平息主要政敌之后立即收兵,而是不得延续和扩展反腐运动。
而这种做法在本质上是撕毁过去最高领导人和从上到下的整个官僚集团之间互有默契的潜规则。
没有民心的官僚集团无法立即组织起有效的反抗,转而采用消极怠工作为对策。
这正是中国经济减速、社会矛盾日益暴露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只有彻底铲除腐败官僚产生和存在的政治基础,最高领导人才能在这场与官僚集团对垒中有胜算。
否则,他纵使手握生杀予夺大权,也是无法赢得这场战争的。
毛曾经发起对不听话的官僚集团的大规模清洗,但是到头来却一败涂地,
甚至不得不任由复辟了的官僚集团在身后尽情羞辱自己的老婆。
习没有毛的政治威望和实力,在这个体制内部与官僚集团斗争,很有可能最终输得更惨。
他要想取得胜利的唯一胜算是,摧毁这个人民无法制约官僚集团的制度!
但是他似乎没有这个见识,也缺乏这个力量。
他正在重蹈毛的覆辙,即通过树立个人威望和权力来迫使官员们臣服。
在过去一年里,他丢掉无法在体制内运作的“法治”的武器,求助于盛行江湖的“讲规矩”的帮规;
以“妄议中央”之类的不伦不类的理由裁撤省级大员;
年终还发展到让政置局委员们开会人人过关,以此立规,塑造他和其他政置局成员之间的君臣关系。
这些做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正在与官僚集团的疲惫对垒中绝望并失去方寸,
也表现了中国的官僚集团正在无言中慢慢地在政治上尽情地消费着最高领导人。
这个格局的变化无疑牵动着2016年中国的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