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自由市场与经济学
2016-01-09
耶子 于 2016/1/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耶子按:是的——中国没有“经济问题”,只有政治问题。请别用任何理论解释中国经济。
经济,economy,本义就是“节约”的意思,还真没其他意思。
因此,经济学,economics,本质上就是“节约学”,而不是“赚钱学”或“赢利学”。
但中国的经济学院师生们都是冲着如何赚钱才去教与学的,哈哈。
中西方对经济学的理解差异导致了经济理论在国家和市场主体之间的运用上贻笑大方。
这是为何?这得从“经济人”假设说起。
经济人,又称理性人,要正确认知这个假定,必须首先理解“人”是什么?
西方自由国家的“人”与“中国人”,除了生物学意义相同之外,其他就差别大了,
尤其价值观更是天差地别。
西方人的价值观是普世精神,即“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天地之神的形象”,
艾玛呀,每个人都是创造之神,记牢了,所以西方人特别崇尚个体独一无二的价值属性。
因此,西方人的人生观就是“我要干什么?”,其成功观就是实现自己“我要干什么”,这就叫事业,
enterprise,也就是“企业”这个词的来源。
“我要干什么”,这既是天赋偏好,又是创业抉择,西方人不可能干自己不喜欢的事,
因此,以自己天赋潜力确定创业目标是西方人唯一的人生抉择,绝不会屈就“专业不对口”。
经济人假设首先就是基于这种“人”的假设,这种“人”本质上就是“想干成一件事的人”。
想干成一件事,就必须要资源啊,但资源又是有限的,于是就存在如何充分利用好有限资源的问题,
节约就是必须的,也就是要善于算计资源的使用,这就称之为“理性”。
一个想干事的理性人,就是经济人。
初始意义上的经济学(微观),就是为“经济人”提供理性支持,
也就是解决“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在刀口上”的问题,
这也是贯穿西方经济学始终的资源配置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