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是怎样灭亡的(中)
2016-01-11
廉颇是战国后期的名将,能征贯战,统兵有方。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王龁与廉颇交战于长平关。
廉颇见秦军兵多将广,士气旺盛,采取增高堡垒,加深壕沟,以逸待劳的战术与秦军对峙。
“秦数则赵兵,廉颇坚壁不出。”秦军屡次三番向赵军挑战,赵军坚守城堡不出,秦军耗了四个多月毫无办法。
秦昭襄王采用范睢“使人行千金于赵”的反间计,在赵孝成王近臣郭开身上使用大量金银。
让他散布对廉颇谣言。昏聩的赵孝成王,听信郭开“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军,廉颇易与,且降矣!”的谗言,
将廉颇调回,以赵括为将与秦军决战。
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军,仅与秦军打两仗,便中了埋伏,全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被困46天后,赵括带兵突围被射杀,全部赵兵被迫投降。
秦军害怕他们反叛,一夜间将40万赵卒“尽坑杀之”。
赵孝成王死后,赵悼襄王继位,这小子并未吸取他老子刚愎自用、用人不慎的教训,
刚上台就更换大将,“使武襄君乐乘代廉颇”,削掉廉颇兵权,驱逐廉颇流亡魏国、楚国。
公元前245年,赵军与秦军交战被围困,悼襄王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思复得廉颇”,廉颇不计前嫌“亦思复用于赵”,
悼襄王派使者前往看视廉颇是否还能带兵打仗。
佞臣郭开与廉颇有仇,他“多与使者金”,令其进谗言毁廉颇。
“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
但使者受贿,却向悼襄王奏廉颇“顷之三遗失矣。”
悼襄王听说廉颇一会儿拉三次屎,知其老不可用,“遂不召”。
廉颇思念赵国而患病,郁闷致死。
可惜一代名将,被郭开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