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九二共识”吗?
2016-01-11
文/金雕
中国大陆政府逢两岸议题时,必举“九二共识”,奉为底线。
然,宣传上永远只有一句话“一个中国的原则”,很少提及具体内涵。
80年代大陆开放国门,台资大量涌入。经济交往带来两岸间庞杂的具体性事务急需处理。
于是,87年两岸开始谈判,并各自成立对口机构:“海协会”和“海基会”。
虽说谈判是为了解决经济交往及随之而来的人文交往事务,但有一个问题却难以回避:
如何界定两岸关系?谁代表中国也即谁是两岸的主导?
直到九二年在香港的谈判,双方不得不以回避的方式作出让步,
最终形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大陆海协会的口头表述要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台湾海基会的口头表达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
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
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后,台湾将成为其管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
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及外蒙古,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
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
由于是双方都在回避、让步,当时“各自表述”的同时,并没称其为“共识”。
直到2000年4月底前,台湾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出于选举政治需要,国民党的苏起正式提出了“九二共识”概念。
就事论事,这个“九二共识”虽然双方表达两岸是一个中国,但有二个经不起推敲的硬伤:
1,两谈判的级别只是事务性,并非是政治谈判,形成口头表述,并没有共同文件。因此其法律效应值得商榷。
2,表述的本意是回避,并非“共识”。
现在两岸要真正达成“共识”,可能只有两个选项:武力或选票。
期待两岸能达成真正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