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出手逼退做空的国际炒家
                    2016-01-15
                
                
                        中国央行不得不出重手干预,让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价突然暴涨,回升到12月底的水平,
    同时抽高市场短期拆借利率,在香港货币市场的人民币隔夜拆借利率最高抽升至68.5厘,迫使国际炒家不得不平仓离场。
    但是,这种离场,只是被迫暂时离场,没有让这些国际炒家大败而逃,更未令他们伤筋动骨,
    只不过让这些国际炒家放肆做空人民币汇率的行为有所收敛而已。
    对人民币做空沽压,短期是有所舒缓,但秃鹫们有能力随时卷土重来。
    1998年港府打外资大鳄,最为外人道的是大举买入港股,进行期指对决,
    但当年更重要的手段,是挟高港元拆借利息,令索罗斯为首的大鳄资金成本暴涨。
    眼下中国央行也是依样画葫芦,以“断水断电”式干预措施,
    在离岸人民币市场造成“钱荒”,暂时遏制住空头的攻势。
    然而长远而言,这样的强烈汇率维稳却可能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后果,累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当前,更为重要的,就是国内外市场对中国央行的汇率政策越来越没有信心。
    近半年来,尽管中国央行一直在重申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基本上会维持稳定。
    但12月1日起人民币的持续快速贬值,国际市场更多的理解为中国央行已经动摇了维持人民币稳定的信心,
    这才有了国际市场炒作人民币过度贬值之风。
    可以说,如果中国央行的汇率政策不能够真正的公开透明,给市场一个清晰的预期,
    那么在当前的情况下,炒作人民币贬值的国际炒家随时都会卷土重来。
    中国央行可以在国内市场说一不二,但是在国际市场要做到这点一定是代价成本很高。
    这场剪羊毛游戏,远未结束。
    中国被铁索越勒越紧,如果出大错,会坠入谷底。
    高盛“我们将未来12个月美元/人民币汇率从此前的6.60调整至7.00。”
    并认为未来汇率波动会进一步扩大,以此打击两地市场上的投机套利。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从头到尾都伴随着漫长的汇率战役的兵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