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升降有没有客观标准?(中)
2016-01-18
举一个例子可能有助于大家对上面一段话的理解。
假定中国某客车厂出口一批高档客车给美国,美国人愿意出100万美元购买,
超过了这个价格美国人就宁愿自己制造或者到他国购买。
此时,客车厂要不要做这桩生意既取决于制造成本,也取决于汇率。
假如客车的生产成本既定是600万人民币,
能不能卖的关键就看这100万美元拿回国内可以换成多少人民币。
中国是一个外汇管制的国家,客车厂拿到这100万美元之后,
必定会到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去兑换人民币,
因为按照政府规定的比例兑换人民币比直接与进口企业兑换更加合算。
如果按照1美元兑换6.5元的人民币计算,则这批客车可以赚50万元人民币,这单生意当然可以做;
假如国家将其更改为1美元只能兑换5元人民币,则这单生意就不能做,
一定要做就意味着要亏损100万元人民币。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的汇率越低(也就是1美元能够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比如说1美元可以兑换100元人民币,
则出口企业的生意将毫无疑义地兴隆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