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中国已经对在离岸市场做空人民币的投机者宣战。
但对人民币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言,这只治标而不治本。
在过去的两天中,中国央行大举干预离岸人民币市场,主要是在香港市场。
该央行通过国有银行大举买入离岸人民币,使得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差迅速收窄。
上周离岸人民币汇率较在岸汇率的贴水超过2%,令中国央行感到尴尬。
这种价差反映出国际市场的恐慌以及不信任,
海外投资者不相信中国央行有关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的保证。
中国政府实质上是把市场推向功能紊乱的地步。
周二,香港的人民币同业隔夜拆息飙升至近70%,导致继续押注人民币贬值的成本过于高昂。
中国采取这样的行动是以牺牲一个长期政策目标为代价的,
这一目标即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蓬勃发展,最终推动人民币成为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货币。
在导致流动性紧缩后,中国给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带来了新的风险,
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的兴趣将因此减弱。
和以往一样,保持控制权是中国政府的重中之重,其他目标都是排在第二位的。
控制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很容易。
截至去年11月份,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额为人民币8,640亿元,按照当前汇率换算为1,310亿美元,
和中国3.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比这一金额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更大的一个问题是,资金正在流出中国内地。
通过干预提振人民币汇率的代价很高,201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了5,000亿美元。
高盛估计,仅12月份一个月中国可能就动用了1,300亿美元用于干预汇市。
这带来了国内货币供应减少的不利影响,导致通货紧缩压力加重。
要缩小在岸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差,意味着需扭转投资者对于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预期。
但是,导致人民币走低的资本外流有着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利率下降都拉低了神州的投资回报率,而美国正准备逐步加息。
因此,资金自然会流出中国、在别处寻求更高的回报率。
鉴于中国可以在任何时间入市、干预人民币交易,短期内做空人民币可能很冒险。
不过,人民币的长期走势仍然看跌,从而令澳大利亚等大宗商品出口国的货币也跟着下行。
做空这些货币是更直接的押注。
中国固然可以干预规模较小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使之顺服,
然而,这种控制的表像将是虚幻的——除非中国能够令本国民众信服、停止将资本流往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