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英媒分析:经济面临终极三难

2016-01-26

    英国《泰晤士报》刊登英国天空新闻台经济主编艾德·康威的评论说,中国经济正被困在终极三难中。
    作者分析,对中国的头号教训是,没有国家能够在控制利率和币值的同时有资本的自由流动。
    文章说,2015年中国经济接近7%的增长充满讽刺——
    就在一、两年前多数经济学家还确信中国有能力控制自身经济,
    而今天的情况却不是那么回事。
    作者认为,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一顿悟的到来用了这么久的时间。
    多年来很明确的是,中国经济依赖信贷来推动危机后的繁荣。
    文章说,历史上的债务泡沫建议,这很难有好的结局:
    最好的结果是日本那样的经济停滞,最差的结局是全面崩溃。
    作者称,中国这一案例更令人不安的是,甚至在北京试图面对自身债务危机、重组经济之际,
    当局还在上马更加雄心勃勃的项目:转变其与世界的经济关系。
    作者分析,理解为什么这非常重要需要明白经济学的黄金规则之一,即“三难”。
    这一不可能的“三位一体”是:在一个幻想的世界中,
    一个政府想要控制国内货币政策、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允许资本自由出入国境。
    而在真实的世界中,这三者中只能同时有两个。
    文章以英国为例,英格兰银行控制货币政策,依照要求上调或下调利率,资本可以自由流动,
    但拥有这两项好处的前提是,英镑必须针对其它货币浮动。
    作者说,中国的货币制度知道最近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英国相似:
    人民币汇率固定,独立的货币政策和严格的资本管制(如果有些许松动)。
    文章分析,近年来、尤其最近6个月,北京开始让人民币与美元松绑,而其目的首先是政治性的:
    通过将人民币变为公开的全球贸易货币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突出地位正规化。
    作者认为,但同时中国也在应付经济增长放缓,
    从一个货币制度转向另一个货币制度使其陷入棘手境地—除非取消为人民币松绑的计划,
    中国不能在通过低利率支持挣扎的家庭的同时阻止资本离开国境—这就是终极三难的无情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