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号宁海,宣城市洪林镇(今属安徽)人。
少年时便立志从戎报国,万历七年(1579)中应天武试第四名,
后北上投军,先后在蓟辽、闽浙、登莱等边防或海防前哨服役。
因屡立奇功,由旗牌官逐步擢升为都督同知。
于天启四年(1624)以67岁高龄还乡。
在沈有容一生四十余载的军旅生涯中,有数十年是镇守在福建沿海。
正是在这期间,他曾率军三次进入台湾、澎湖列岛,
歼倭寇,驱荷兰入侵者,成功地保卫了台湾。
沈有容有八个儿子,有详细记载的有三个:
六子沈寿崇袭其职,在崇祯十六年(1643)在北京近郊被李自成部所杀;
八子沈寿峣(山字旁应在上)在顺治二年(1645)响应金声号召,组织义军抗清,兵败被杀;
四子沈寿岳因积极支持郑成功与张煌言抗清,在顺治十八年(1661)被斩首。
沈有容上司袁可立的儿子袁枢也在清军攻陷南京后拒不降清忧愤绝食而死。
沈有容诗云:
“携尊登眺兴偏浓,景物清恬日色溶。
波浪千层翻地轴,风云八卦结天冲。
塔边残垒空芳草,泉上悬崖有老松。
把剑专从飞将后,壮心直欲扫妖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