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上涨导致制造业衰退?
2016-02-10
王江松,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指导老师李鸿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老师李德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老师汝信),
获“外国哲学”博士学位。
中国制造以及整个中国经济正在陷入衰退和危机之中吗?
当然是的,只有沉溺于白日梦中的蠢猪才会继续看好中国模式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这些年工资等人力成本上涨了吗?当然上涨了啊,
物价和生活成本那么疯涨,工资不上涨,你叫依赖工资收入生存的劳动者喝西北风吗?
然而,工资水平大幅度上涨,等于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同比提高吗?
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劳动者的实际购买力受到物价上涨等生活成本的大幅度增长的抵消,
实际上没有什么提高,恩格尔系数(生活必需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并没有降低,
大多数劳动者仍然挣扎在温饱水平,离小康目标还差得很远很远。
这倒也罢了,反正劳动者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呗!
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在经济上行时没有分享到多少实惠的苦逼劳动者们,
却在经济下行时被揪出来当替罪羊了,
企业界、政界、学术界一众人等齐声高呼:
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推高了生产经营总成本,导致了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尽失,
由此导致外资撤离、内资破产、工人失业,
而推高人力成本的两大原因,一是08年颁布了一部叫做《劳动合同法》的恶法,
制定了过高的劳动标准,并且由政府强制实行最低工资标准,
二是工人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维權行动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力度越来越强,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们只能以脚投票,关门歇业,最终劳资双方两败俱伤。
理所当然的结论是,如果要挽救市场经济、恢复经济增长的话,
就必须废除劳动合同法和最低工资规定,遏制工人的维權行动,
尤其是集体维權行动,从而降低用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