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媒体应该重建公信力
2016-02-16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网民人数的激增,官媒的影响也隨之被边缘化,乃至反面化,小丑化。
官媒体的头号“品牌”<人民日报>因无人购买, 城市报摊、报亭均不銷售。更无人去自费订阅。
只能由政府以“政治任务” 为名 下达各机关、単位、团体强令订阅。
若非有此一招,该报早已无法生存而关张大吉。
人民日报下的“子报”《环球时报》亦因公然鼓吹可以“允许适度腐败” 故为广大民众所鄙弃。
厚厚几大张只卖1元錢,几乎半卖半送,也銷路滞塞,长期摆在报摊上备受白眼。
民众用谐音称呼该报为“环球屎报”真是名副其实,更显得臭名昭著。
近日该报主编胡錫进因“自我踐行”适度腐败,用公款去波兰旅游,
后东窗事发受懲处而成为网民奚落嘲笑的对象。
其他各省、市的党委机关报,诸如XX省日报,XX市日报也都只能靠強行摊派机关、单位订购以维生存。
隨着官媒体的衰落与互联网的深入人心,2013年一位领导人直言不讳宣称,互联网已成“党之大患”。
更让他们害怕的是,互联网不仅是扇“窗”可以往外看,更是一个可以发言的平台。
她的问世便打破了官媒体“一言堂”独霸天下的局面。
网上舆论由于基于事实真相,接地气,顺民心。
使得靠官腔官調,以势压人,维护特权者利益的官媒体
不但失去了昔日一錘定音,一言定天下的权威。
许多时候更成众矢之的。从杨佳事件,三鹿奶粉事件,邓玉娇事件,
乌坎事件,什邡事件,王立軍事件,陈光诚事件……
官媒体每次都与民意相左,其胡说八道,在网上都成了众矢之的,十分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