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打小人的习俗及步骤
2016-03-06
雷声一响「惊蛰」至,春雨绵绵又是打小人旺季。
踏入3月不少市民光顾专业「打手」打小人驱霉运,祭「白虎」解血光。
大家知否「惊蛰」是甚麽?为何演变成民间习俗打小人?
自行打小人步骤及注意事项等,一一与读者分享。
惊蛰是中国传统曆法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
指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一般在新曆3月5日或6日(今年是3月5日)。
动物昆虫入冬以来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惊蛰即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在地下冬眠蛇虫鼠蚁、老虎等出外觅食。
以农立国的中国社会这时大部份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农民怕蛇虫鼠蚁钻出来破坏农作物,便想出在惊蛰祭祀白虎星君的座骑白虎,以镇压蛇虫鼠蚁。
惊蛰祭白虎演变下来,民间将虫蚁喻作搬弄是非的小人,
成为每逢惊蛰打小人祭白虎的习俗,以远离小人,避免招惹血光之灾。
打小人工具除了一隻鞋,还有小人衣纸、五鬼纸及用黄纸製成的「纸老虎」、肥猪肉及观音像。
打小人过程是先在小人衣纸写上男小人或女小人等资料。
神婆会以鞋拍打小人衣纸及五鬼纸至破烂,
同时念着驱赶小人及祝福语,
「打你个小人口 ,等你有气无定抖,食亲饭都呕。
打你个小人手,等你有钱唔识偷,无鞋挽屐走」。
之后将小人衣纸夹在扫过肥猪肉的纸老虎口中,以示白虎镇住小人及将衣纸烧掉。
最后烧掉红色贵人纸,为委託者祈福,再掷出筊杯完成整个过程。
市民若自行打小人,要到扎作店购买「打小人套装」,
同样备上肥猪肉,但必须注意打小人避忌,
包括不要在小人衣纸写上对头人名称,以免折福;
不要穿黑衣、戴帽及在屋内打小人;
使用右手及最旧最烂的鞋拍打纸小人,用后不要带返家。
最后将小人衣纸化掉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