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乍暖还寒注意防止流感
2016-03-09
流感高峰期杀到,市民抗疫要从生活及饮食习惯入手,
中医食疗也有对抗流感效用。
在家常小菜中加入葱、蒜、姜及醋等温性食材,
可帮助抵销冬天的寒气,
平日煲「苏叶生薑红糖茶」或「益气提正汤」饮用,
也有抗流感效用。
流感即中医所指的「时行感冒」,
当人体遭非时之气入侵,会令身体变弱,
「肺卫」(即西医所指的免疫系统)下降,防护能力减弱。
此时,四周的流行病毒便可乘虚而入,
令人患上流感、感冒,带来呼吸道症状及有广泛传染性。
春天气候应比较温和、开始温暖,
却忽然变得寒冷,身体因难以适应而患病。
刚过去的农曆年假期比较寒冷,
故其中心在假后接获的流感求诊个案也特别多。
长者、儿童、过往容易感冒人士、
大病过后、长期病患者等,都较易罹患流感,
缺乏休息、唔够瞓、穿衣不足也会令体质下降,
增加患流感风险要留意。
本月或再遇寒潮侵袭,也有机会令人遭非时之气影响。
建议市民要做好防流感措施,
包括在转冷日子带备及穿著足够御寒衣物作保护。
远离身边患病的朋友、同事,或接触时佩带口罩。
生冷饮食包括汽水、雪糕及寿司更要可免则免。
中医认为勤运动可提升人体的肺卫,提高抗病能力,
市民可多缓步跑、长者建议耍太极,在阳光充沛下进行,效果更佳。
若天气潮湿或清晨大雾,则不宜运动,
因为人体出汗时,毛孔会张开,万一吸入湿气,对健康有影响。
常用食疗都有对抗流感效用。
其中多吃薑、葱、蒜、醋等容易入口的温性食材,可抵销寒气,预防流感。
惟阴虚火旺人士不宜包括更年期女性、或经常捱夜、缺乏休息等人,
过量食用或会引致上火。